阿北預約制為什麼不智慧?
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堅持不造冊的下場,明日有1.6萬位沒預約的長者要開始施打,我們到現在都無法預估明天各場次會來多少人。
明明就有現成造冊系統,阿北不用,疫苗來了才丟到預約系統。第一線醫護、基層公務員、里長通通動起來,幫忙市長寫作業。
但是這套阿北預約系統,後台資料只有「身分證字號」,沒有居住地資料。我問了衛生局、民政局,得到的回答是,要把剩下3成沒有預約人口造冊,必須要人工查核已預約3.4萬筆戶政資料,目前沒有人力做。
剛剛還有里長告訴我,因為沒有辦法確定里內長者,到底有有哪些是沒預約的,根本沒辦法通知提醒。
無法預估人數怎麼辦?
目前做法是用每個里人口數去預估,用這方式配發疫苗,一定會有更多疫苗剩餘的問題。萬一現場排隊人數爆量,只能丟給基層醫護、里長現場緊急應變。我已經多次提醒市府,希望他們今晚開會能做足準備。
下一批長者疫苗施打緊接要來,台北要解決預約制帶來的問題:
第一,科技應該節省人力成本。阿北預約制還是讓里長全里發通知單,人力沒節省,徒增混亂。
今天我在現場,就有長輩拿通知單來要打疫苗,只能跟他抱歉說這是預約場,請長輩先回家明天再來。
第二,網站只能約上下午「時段」,院所要「人工安排」每小時整點名單,安排完再一一通知。有些院所仍有遺漏,昨晚區公所又全部打一次電話。
第三,後台資料只提供診所身分證字號,今天我看工作人員拿著一張150人滿滿身分證字號的表格,拉長核對身份時間,也就讓長輩多了排隊等候。
第四,這些沒有預約「剩下的長者」名單必須要造冊。
把這些人造冊為什麼這麼重要?
明天就輪到他們打疫苗了,我們不知道有哪些人會來?多少人會來?
更不知道他們沒有來打疫苗,是因為不想打,還是沒有人幫忙預約,還是沒有收到通知?
造冊與預約的距離,不是數位網路。
而是政府有沒有想確保每一位想打疫苗的長者,都能受到這份保護。
能做到這件事,才是一個有智慧的政府。